最大載貨無人機1.5噸,全球最大貨運無人機中國造
近日,全國多地特別是河南多地出現(xiàn)大范圍強降雨,鄭州特大暴雨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持續(xù)關注,各地紛紛伸出援手,前往災區(qū)搶險救災。面對突降暴雨導致的道路阻斷、物資運輸中斷以及生活水電設施受損,如何快速實施救援成了大難題!往往遭受洪災地面低洼處救援進度緩慢,一是救援人員設備數量少,二是受災居民過多。如利用大載重無人機即可解燃眉之急,為后續(xù)開展救援工作吹響沖鋒號。
如今,中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無人機強國,并且在大型民用貨運無人機領域開始發(fā)力,比如說,此前一款名為AT200的無人機高調問世,其載貨量高達1.5噸,還能一鍵自主起降,而這款全球最大的貨運無人機,正是由中國制造!許多外國專家都對此感到不可思議:各種“直上直下”的旋翼飛行器也就罷了,像這樣的固定翼無人機,居然還能自主起降?顯然,中國對相關技術的探索及運用已經爐火純青了。
當今社會的發(fā)展,就如同一臺越轉越快的機器,其中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需要隨之加速,正因如此,社會對物流提出了更加快捷的需求,而物流從業(yè)者以及相關專家也目光投向了天空。然而,大多數有人駕駛飛機不僅成本相對高昂,運轉周期也較長,為了在確保成本受控前提下,進一步提升對邊遠地區(qū)的物流速度,人們開始將物流和無人機聯(lián)系在一起,貨運無人機,正是這種思路下的產物。
從外表上看,這架無人機除了駕駛艙基本全封閉外,和有人駕駛通航飛機看起來非常相似,而實際上,AT200也的確是由P-750XL“空中力士”改裝而來,但考慮到飛控編寫、操縱系統(tǒng)修改及結構優(yōu)化的需求,這種改裝并不比重新設計一架新型無人機要輕松多少。事實上,該項目背后有諸多官方背景及力量支持,是由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為主體,聯(lián)合了航空工業(yè)618所,中電54所以及西北工業(yè)大學等多家知名單位開展,總經費更是高達7000萬元。
而在研發(fā)過程中,上述單位需要克服多個系統(tǒng)的研發(fā)工作難題,例如飛機本身設計更改,無線電數據鏈,以及地面控制站和綜合保障系統(tǒng),有些在飛行員眼中非常簡單的任務,對于飛控軟件來說卻不得不一步一步地從頭學起,例如為了實現(xiàn)自動滑入停機坪的設計需求,中科院等機構的專家專門重新測量并且優(yōu)化了轉向系統(tǒng),而為了完成空中超視距狀態(tài)下C波段和UHF波段信號被遮蔽問題,科研人員使用了北斗通信系統(tǒng)作為第三通訊余度,以保證超視距操控,而考慮到適航方面的問題,還加裝了JZ6831-C一體式S波段應答機,并加裝電臺方便空管和地面控制人員直接通話。
在克服了這些問題后,AT200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誕生了,而這架飛機對中國航空工業(yè)界而言,意義遠不止打破幾項世界紀錄,不同于常規(guī)意義上的飛機貨運,由于裝備的發(fā)動機可靠,整體設計橫截面較大,胎壓相對較低和小體型帶來的堅固結構,這架無人機甚至不需要和普通貨機一樣在水泥跑道上起降,簡易土跑道或者經過平整的草地即可滿足其起降需求,因此,這架飛機能夠完成普通貨機難以完成的點對點貨運任務。
這種能力,使得AT200無人機能夠廣泛運用于中國西南和西北的邊疆地區(qū),雖然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基礎建設發(fā)展,但相關地區(qū)客觀存在的崎嶇地形依舊是對當地航空貨運物流發(fā)展的重要阻礙,而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,能夠運輸1.5噸貨物,具備自主化起降能力,運行成本還相對低廉的AT200,必然具備非常廣闊的使用前景。